首页 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

分职

字体:16+-

古代的圣王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就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一样,这是因为他们通达人君之道。作为君主,自己要保持虚心素服,不显露智慧,这样才能让众人的智慧得以发挥。自己不显露才能,这样才能让众人的才能得以施展。自己能坚持无为,这样才能让众人有所作为。虚心、无能、无为,这是君主应该把握的原则。而人主常犯的错误则不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比拼智慧,用自己的才能去比拼才能,用自己的作为去比拼作为。这其实是臣子的职责。如果臣子想要不阻塞君主的道路,即使像舜那样贤明也是做不到的。

周武王有五位辅佐他的大臣,武王对于这五位大臣所做的事情并不擅长,但是世人都说取得天下的是武王。这是因为武王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通达人君之道。通达人君之道,就能让智者为他谋划,勇者为他战斗,辩者为他游说。就像一匹马,由伯乐相中,造父驾驭,贤主乘坐,就能日行千里。没有驾驭和相马的辛劳,却能享受到马的功劳,这就是因为贤主懂得如何乘坐。

现在请客吃饭,酒酣之际歌舞升平,鼓瑟吹竽,第二天客人不去拜谢陪自己娱乐的人,而去拜谢主人,这是因为主人让陪客娱乐的人这样做的。古代圣王立功名也与此相似。他们让众人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发挥,从而立下赫赫功名,但是功名并不归于辅佐他们的人,而归于君主,这是因为君主让辅佐他们的人这样做的。这就像建造宫室一样,必须任用巧匠,为什么呢?因为匠人不巧,宫室就建不好。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国家治理不好,那危害难道仅仅像宫室建不好一样吗?巧匠建造宫室,画圆必须用圆规,画方必须用矩尺,测平直必须用准绳。宫室建成后,人们并不知道规矩绳墨的作用,而只是称赞匠人的巧妙。同样的道理,国家治理好后,人们并不知道具体治理者的功劳,而只是称赞君主的英明。这个道理不能不认真考察。不通达人君之道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们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又任用贤者,并且厌恶贤者与不肖者议论国事。这就是为什么功名受损、国家危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