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吴玉章回忆录

三余栋臣起义,义和团运动

字体:16+-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不久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它主要的锋芒是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宗教,他们所反对的只是那帮假借上帝的名义来为非作歹的人。十九世纪各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常常以传教士作为它们的先锋,以教堂作为它们的据点。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得势,许多不法的外国教士更是凶焰万丈,许多中国教徒也都仗势欺人,教堂的权势俨然凌驾于中国官府之上。一般群众与教徒发生争执,打官司没有不输的。外国教士可以自由出入官府,无耻的清朝官吏一见他们就卑躬屈节,视同上司。教堂本身往往也就是大地主和大债主,它对农民进行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其苛重程度更甚于中国的封建地主。由于这种种原因,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恨入骨髓。因此,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就常常以反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六十年代起,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所谓“教案”,其实都是广大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这种斗争自1870年在天津遭到残酷镇压以后,曾一度稍为低落,但到九十年代,又复高涨起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更刺激了这种反帝斗争的发展。

四川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是有着长期的历史的。1863年,重庆人民首先掀起了反教斗争(即所谓第一次“重庆教案”)。1868年,酉阳人民在反对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中,伤亡达千人以上,可见其规模之浩大(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所谓“酉阳教案”)。其后斗争仍时起时伏。至1890年以后,便爆发了著名的余栋臣起义。余栋臣是四川大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年青时气力过人,好打不平,人称“余蛮子”。在1890年8月的一次灵官会上,因教堂无理捕人,引起了群众的公愤,他便率众起事。后来他虽曾被官兵捉住,但起义群众却把他从荣昌县的监狱中救了出来,并趁势抓了一个法国教士。从此起义更形扩大,不但屡次打败了清朝军队的围攻,而且一再击破了敌人诱降的诡计。起义军到处受到人民的欢迎,川东南数十县乃至湖北边境都曾受到它的影响。但是,由于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起义领袖——那些从前的哥老会头目逐渐趋于腐化。不用说地主出身的人现出了原形,就是贫农出身的余栋臣,后来也蜕化变质。这样,他们就脱离了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依靠的力量。因此,至1899年初,起义终于被清朝的反动军队所击败,余栋臣亦被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