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阅兵仪式所引发的热潮尚未平息,一份邸报的横空出世又在人群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这份名为金陵晚报的刊物,乃是由复社全力主办。其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犹如一座知识与信息的宝库。其中不仅刊载有可以公开的政府法令、公报等官方文件,更重要的是涵盖了诸多当日发生的新闻消息以及各界人士的言论观点,仿佛是时代的记录者,将世间百态一一呈现。此外,还增添了一些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以及名人雅士的精彩点评,犹如一场文化的盛宴,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多元需求。
这份报纸的主编阵容堪称豪华,集齐了当时复社的四大公子。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皆在其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作品,而尤以侯方域对于入城仪式中出现的“人民”一词的评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掀起了对“人民”这个词语深刻内涵的广泛热议。
“......人民是什么?《说文解字》云:‘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而陛下所言之人民,我认为并不简单的指百姓,更是士农工商的统称......一切赞成和拥护大明王朝的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敌视、破坏大明王朝的,都是人民的敌人......”
实际上,这个解释并非侯方域自己的独到见解,而是源于崇祯对他的悉心答疑与解惑。
对于一个来自后世之人而言,“人民”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常用词语,可在明朝,众人对其却深感陌生与困惑。
咱这位后世的“小白作家”,一时兴起便将这个词脱口而出,却未曾料到还需为自己的冲动之举进行详尽的解释与答疑。这可让本就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理解尚浅的崇祯费了不少心思与口舌,经过一番深入阐释后,才勉强给了侯方域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以解众人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