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崇祯,看我力挽狂澜

第84章 重整朝堂

字体:16+-

于崇祯而言,在诸多棘手难题之中,除了令人头疼不已的财赋困境之外,最为关键且紧要的便是军权的掌控。如何巧妙而有效地将那些骄兵悍将牢牢地掌控于自己的股掌之间,使其成为巩固大明江山的坚实力量,而非威胁统治的不安定因素,崇祯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了一番心思。

为了能更为顺利地将兵权紧紧抓在手中,崇祯毅然决然地下令对早已形同虚设的五军都督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其改制为大都督府,期望以此为契机,重塑军事指挥体系,强化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力。

明朝立国之初,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很大,各都督不仅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还可参与到明朝中央军事决策中。但是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这就保证了皇权对兵权的掌控。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土木堡之变这一重大历史变故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军事权力格局,使之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京师保卫战中,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功击退敌军,保卫了京师的安全。此等丰功伟绩深深地铭刻在世人心中,也在无形之中给世人留下了一种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关键时刻,还是得依靠文官的智慧与力量。故而景泰帝登基之后,便任命于谦提督京营,自此,兵部的地位如日中天,开始迅速崛起,而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则如夕阳西下,逐步走向衰落,渐趋式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愈发严峻,连卫所将领的选拔和更替、卫所士卒的操练等关键事务都被陆续收归兵部掌管,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范围急剧萎缩,最后仅剩下管理军户户籍和屯田等寥寥无几的事务,往昔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其地位已然一落千丈。待到后来,就连这仅剩的管理军户户籍和屯田的权力也被无情地收归兵部,至此,五军都督府彻底沦为一个徒有虚名、有名无实的空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