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任何军政斗争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一切成功谋略的发挥作用归根到底都有赖于施谋者自身兵力的集中或者对方兵力的分散。作为博弈的双方,既可以通过伐谋、伐交的策略对军事行动进行补充,增强自身的作战态势,又可以通过设伏邀击、冲虚动敌等战术造成对方兵力的分散,同时集中自身的优势兵力,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以强打弱。然而,当决策者站在战略高度上分析问题时就会发现:作为博弈的参与者,特别是多元博弈的参与者,即使是优势的一方,对于全局来讲,自身力量也是有限的,实力再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毕竟也是一个定数。因此,由于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决策者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种种博弈,不可能面面俱到,常常需要做取舍之抉择,而抉择的标准在于:选取重大的,放弃微小的;选取决定性的,放弃从属性的;选择深远性的,放弃暂时性的,旨在着眼于大局的把控,使得自身的力量在最需要爆发的时机进行爆发和汇聚,这也就成为了能否取得斗争胜利的关键。《孙子兵法·九变篇》中,孙子以军事地理问题为例,将各种作战地形分为两大类:其一,必争之地,其二,虽可争而不争之地,并认为应该根据“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等地形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进而,提出了“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的著名论断。其中,“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指的是对于得而无利、舍而无害的城池不要去进攻;对于破而无利、弃而无害的军队也不要去进攻,避免无谓地耗费自身的兵力与士气,不执著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着眼于大势,集中力量,占据战略要地,借以掌控全局。这一作战理念正是“舍得”哲学的体现,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