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兵学经典《军志》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之一,据推测该书成书于西周时期。“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的著名论断就出于此,这里的“先人”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讲的“先发制人”,“后人”也就是“后发制人”,因而该论断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这两种不同作战指导思想就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时至春秋战国,五霸七雄叠兴,诸子百家争鸣,中国的思想、政治、文化等领域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军事理论领域也是如此。面对“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两个重要的策略选择,出现了两种观点完全不同的兵学流派:一派以孙子为代表,强调进攻速胜,主张“先发制人”;另一派以范蠡为代表,强调贵柔守雌,主张“后发制人”。
纵观“兵法十三篇”,孙子是非常重视在军事上采用“先发制人”策略的。其在《虚实篇》中指出:“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张先于对手进入战场,以逸待劳,争取主动,使敌人陷于被动。《军争篇》中讲的“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就是说的敌对双方在战略、战役展开或进入战斗时,要注意争取先机之利,先敌占领战场要地,先敌展开部队,先向敌人弱点进攻,从而夺取主动权,而把敌人置于被动地位。可见,“先发制人”的实质是:我方在准确的情报搜集和战前庙算之后,针对双方的优劣势,率先发起的进攻行动,目的在于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确立我方的战争主动权和战术选择权,使对方陷入全面被动,以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效果。该策略通常采取突袭的手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多管齐下、系统攻击,打乱敌人的战略意图和军事部署,争取主动,从而使战争向着我方预先制定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节奏进行,以便于形成有利于我方的军事态势。从古至今,突袭战的成功战例比比皆是,但概括起来均具有三大特点。其一,“速”,即运动迅捷,兵贵神速是用兵征战的通则,尤其是在军队去国远斗,奔袭他国之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快捷有力的军事打击才是我们把优势及时转化为胜果、扩大己方整体优势的根本保证。任何复杂的斗争和博弈,在某一瞬间都有可能变得简单而又易于掌控,任何潜在和外在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都很难发挥作用,这就是《易经》强调的“审时度势、以刚决柔”的道理;其二,“狠”,攻敌要害,突袭战往往不宜与敌人全线交战,更不可形成拼实力、拼消耗的局面,应尽量减少与对手不必要的接触,速战速决,攻击对手的要害之处,诸如指挥所、屯粮处等,此类地方敌方虽是防守严密,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打击成功,便可动摇敌人的整个部署和军队的信心,进而左右这个战局。其三,“秘”,即隐秘突然,隐秘和突然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体的,二者相得益彰,指挥者如利用好这对辩证关系,便可对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其心生恐慌,甚至丧失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为了增强突袭的突然性,孙子主张在发起突袭前,封锁消息,取消一切通行符节,断绝各国使者往来,以期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不难看出,“先发制人”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作战策略,由于其突然性、系统性和计划性,一旦使用得当,优势兵力、独有优势、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四大要素便可在第一时间进行爆发,形成强大的“兵势”,故而指挥者大都可以在战争初期获得较大的战争主动权,使得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力争在对手动员和使用其军事、经济、外交等潜力之前,将其击溃。因此,“先发制人”也就成为了争取“兵势”的首选策略,既可使强者降低战争损失,又可令以少胜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