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辅下了船,感受到了苏伊士的热度。这里是北纬三十度的夏天,热浪逼人。
埃及虽然同样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但能够让靳辅感觉适应的,更多限于尼罗河地区。大多数的地方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才是气候温和,适合宜居的亚瑟的地中海其后。
不过,苏伊士城显然就没有这么好的气候。
这里炎热干燥,迥异于靳辅熟悉的大明故国。
当然,对比海上漂泊的境遇。下了船的日子,无论如何是要好过许多的。
现在,该他干活了。
他紧跟在眼前的老师身前。
老师名作陈必谦,年纪很大,脾气不小。但靳辅知道,老师实际上是个外冷心热的老人。只不过,限于盛年时的官场际遇,老人早已淡了官场名利之心,转而用在了治学的身上。眼下,他是京师大学堂水利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终生荣誉教授。听闻,皇帝陛下有意改组匠作大院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名单已经内定了陈必谦。
老头子对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陈必谦虽然是东林党人,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实干派。他年纪轻轻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在万历四十一年任职辉县知县,在水利之事上干出了成绩。一个浚河有功的评价让他走上了升迁之路。先是御史,后是河南巡抚。立过战功,又陷入官场的纷争之中被解职。最后,朱慈烺登基之后,老迈的陈必谦重归了自己熟悉的领域,他担任了工部侍郎,随后又是工部尚书。
最终,老头子年纪不小了,他选择了退休。闲了一段日子以后,老头子又开始琢磨起了余生不应该荒废,于是,他开始治学。就这样,他成了京师大学堂水利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终生荣誉教授。简单来说,他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但上不上课就看老头子的心情了。
这一回,朱慈烺来到中东,最最关键的,自然就是这苏伊士运河的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