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明
2008年,清明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这是顺应民心的善举,亦是对传统民俗的肯定。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外,尚有清明与重阳。俗话说,有节必有俗。千百年来,这些节日已被赋予特定的习俗。如春节是送旧迎新、亲人团聚,元宵看灯,端午划龙船,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敬老,等等。而清明,在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祭奠先人、踏青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清明为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其时,北方万物昭苏,江南草木欣欣,凛冽的北风换成了温暖的东南风,湿润的地气融化了萧瑟。单从气候上看,清明的确是个生机勃发的好日子。
但国人赋予清明节的第一要义,不是赏春而是扫墓。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中,唯有中国汉民族设立一个节日祭奠先人。清明扫墓的风俗,汉代已有,但大盛于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日期相近,从唐代开始逐渐融为一体。《通典》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由此可见,在唐代,无论是官员还是庶民,都要出城扫墓祭祖。
历代诗人,为清明扫墓,留下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如: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张继《阊门即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黄庭坚《清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