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的驴友

§郧西上津古镇考察记

字体:16+-

§郧西上津古镇考察记

遵照省委鸿忠书记在8月12日视察郧西上津镇时的指示,我在10月21日至23日,经西安取道秦岭,对上津及郧西县的“七夕文化”做了三天的走访和调研。

以下即为考察小记。

首先,上津作为鄂陕边界的口子镇,在历史上特别是汉唐及两宋时期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津古道曾是连通古都长安与南方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一古道起自长安,达至襄阳。沿傥骆道穿过秦岭再沿汉江通达襄阳。在和平时期,这条古道的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但每逢战乱与南北分割时期,这条南船北马的古道的战略地位便会彰显出来。盖因此道处于万山之中,较为隐蔽,加之又有汉水之利,便捷而又有舟车运载的能力。因此,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上津古道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正因如此,作为荆襄古道上最重要的上津,才会出现天子渡口这样的地名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帮会馆。

其次,上津历史悠久,其建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47年。这一年,虞舜下令将上津封给协助禹治水的重臣契。春秋时期,上津又成为秦楚之间一个小国鄀国的都城。上津曾先后二十三次建县,七次建郡(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四次建州。最后一次建县,是在1947年11月13日,时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解放了秦巴大片山区,在上津建立了上关县。1949年5月23日,撤掉上关县归入郧西县。

再次,由于上津长期设置州、郡、县级政权,故于此为官或封侯的历史名人很多。最有名的有虞舜的重臣契、秦丞相卫鞅、三国时期先蜀后魏的大将孟达。根据史料统计,自汉魏以下至民国时期,先后在上津为官或居住过的名人有一百余位(以载诸史册为依据),他们为上津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诗文典籍。

最后,上津现为郧西县管辖的一个乡级小镇,是鄂陕边界的口子镇,镇上常住人口有三万余人,是郧西除城关镇之外的第二大镇。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边贸都十分活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的改变,特别是铁路与公路的发达,省际与城市间贸易及物流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上津逐渐失去交通要津的优势而变得偏僻、冷落。近年来,随着穿越秦岭自陕至鄂的福银高速的建成通车,上津的区位优势又稍稍有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