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中的困惑
一
年过四十,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生命**的内敛。作为一名诗人,我感到进入了“休眠期”,最大的症状是一首诗也写不出来,或者干脆说,缺乏那种写诗的冲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些像我一样搁笔的诗人把这归咎为“物欲横流”的结果。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导致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分配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并不是说现代社会不需要精神创造活动,而是衡量精神创造活动的客观尺度改变了。直白地说,就是你的精神创造活动能否转变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乃至整个社会眼光关注的所在。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加速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程,但对于从事着无法物质化的精神创造活动的这部分人来讲,这种转变无异于一场灾难。更为不幸的是,在这场灾难中,诗人首当其冲。
我进入“休眠期”,固然有上述原因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自身日益增大的理性约束力正在逐步取代一个诗人必备的对幻想世界的憧憬。
逻辑是诗人的大敌,诗只能是智慧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智慧、禅与幻想构成了一个诗人的理想的殿宇。诚如英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所言:“那殿宇的预示显现在想象中、音乐中、建筑中、宁谧的理性之国度中、抒情诗的金色夕阳的魔术中。在那里,美丽闪着亮光,远离着悲哀之触及,远离着对变易之恐惧,远离着事实世界的失败和幻觉。当我们对音乐、建筑、抒情诗那些东西加以思索的时候,天国之憧憬就在我们心里形成,立刻给予我们一块审判我们周围世界的试金石,给予我们一种灵感,藉以使可能成为那圣殿的石头的任何东西适合我们的需要。”
现在,人们心中的天国已经世俗化了。而且,诗人一旦脱离纯真的感情世界,他的智慧之光就有可能熄灭,也就再也不能拥有审判我们周围世界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