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戴“商儒”的帽子
1992年,我以专业作家的身份下海,故好事者常以“儒商”誉之。每到这时候,我就感到莫名的尴尬。虽然,我在《中国需要儒商》一文中,对儒商大加赞扬,但临到我自己头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文人下海的大潮中怀着荆轲式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心情,告别文坛而投身商海的,虽然赚钱不多,但感慨却不少。
下海头两年,人家称我为儒商,我哼哼唧唧,不置可否。因为你毕竟坐上了加长的凯迪拉克轿车。朋友们单看这个,就断定你是一个成功者,却不知这是“打肿脸充胖子”,个中蹊跷,不好在这里道破。两年之后,我比较明晰地看到自己并非商业奇才。虽然能赚一点小钱,却做不下富甲天下的霸业,因此就不再想唱荆轲式的“壮士歌”,而改唱李太白的“蜀道难”了。最重要的,由于我固守了二十多年的文人传统无法改掉,故在商人堆里总有些不自在,这好比一个人坐在一群猴子中或一只猴子闯进一群人里,有那种“物不类聚”的尴尬。
“洛阳虽好不如家”,我动了回到文坛的念头。但一经与过去的文友们相聚,我就知道文坛我也回不去了,毕竟接受了几年商业生活的改造,对文坛上的门户之见,鸡肠狗肚的小家子气,也很不习惯了。因此我便过起了两头都挂着,或者说两头都挂不住的“两栖人”的生活。
这时候,人们再称我为儒商,我就会对他们说:“不对,我不是儒商,而应该是商儒。”
顾名思义,儒商是知识分子商人,那么商儒呢,就应该是做点小生意的知识分子了。所不同的是,前者重在商而后者重在儒。
我最初说出“商儒”这个词,是在和老作家徐迟的一次谈话中。当徐迟问我怎么处理商业与文学的关系时,我说:“儒商是把学来的知识用于赚钱,而我却是想把赚来的钱用于文学。这么说,我不是儒商而应该是商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