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黄保华 武装工农(1/3)
朱德总司令赠诗云:“少奇老亦奇,天命早已知”。
父亲刘少奇的一生,与国防、军事和军队有不解之缘,紧密相连。因为在他成长生活的年代,这是无可回避、至关重要的;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又是不可或缺、生命攸关的。
旧中国,积弱积贫、落后挨打,丧权辱国、受尽欺侮,列强分中国,混战遍南北,国人首先感觉到的,最痛心切身的,就是要保种、要救亡。父亲自幼,最着迷的故事,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最喜爱的诗句,是“何须马革裹尸还”;最崇拜的偶像,是黄兴、蔡锷、孙中山。不满17周岁,他就领头参加“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毋忘国耻”“不当亡国奴”的抗议游行,并给自己改名“刘卫黄”,意为“保卫黄种人”,捍卫炎黄子孙。他给第一个儿子起名叫“保华”,同样是保卫国家、保中华民族之意。卫黄保华,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后辈的重托。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家中,相当多人都进过早期军校,如讲武学堂、黄埔军校。1916年秋,刘少奇不满18周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时值军阀混战时期,湖南省督军谭延闿建此校,开学不满一年(1917年秋),谭督军下台,引来各派军阀抢夺,讲武堂变全武行,成为枪炮交火之地,转眼只剩断壁残垣,师生们作鸟兽散跑光光。军校都葬于混战兵灾,可想其教员学员之刻骨铭心。“刘九书柜”卷走不少兵书课本,回家研读。
1919年夏初,父亲在长沙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跑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流行,令人目不暇接。他接受各种革命思想的冲击,同时也没耽误报考大学。不久,几所著名大学录取通知来了,另类尴尬缠身:他高中北京大学,却出不起学费;陆军兽医学校倒是全免费,但对三年前就考入讲武堂、又被打出来的“高才生”来说,恐怕吸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