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深处的这些人,那些鬼

暗云里的一颗巨星

字体:16+-

暗云里的一颗巨星(1/3)

近日,有机会到山东莱州采风。在与市委书记李明的会见中,他提及一个莱州民众及官场从古至今始终保持和尊崇着的特色,即格外重廉而讲求清明。并且把这种心理诉求体现在清廉的环境建设上。他们将府衙大堂起名为四知堂,在府衙内建祠立坊,纪念为官清廉的知府、知县们。在莱州还有一个为清官脱靴的有趣传统,凡有清官离任,万民欢送,并脱下其朝靴,悬于城门,以示褒扬和肯定。李书记特别提到,这样一种优良传统,与东汉年间曾任东莱太守的杨震之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杨震?就是那个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之四知理论却金拒贿,而名震天下,光耀千秋的东汉太尉杨震吗?”

“是的。杨震就是在来东莱(莱州)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曾受其提携的昌邑县令王密为谢其恩,星夜提金十斤,献与杨震,称此决无他人知晓,结果被杨震严词拒却,怀惭而去……”

我不禁刮目相看,别有一番敬意浮上心头。这首先缘于自己恰是有过杨震情结之人。近些年因为马齿徒增吧,渐喜读史。而史乘中清官廉吏并不多见,杨震不仅是罕见而堪与日月同辉的一位,其四知理论亦别具慧眼,体现了相当深邃的哲理意味,令我(当然也令所有知其者)推崇备至。此外,犹记当年,我曾和一位友人因杨震而有过一场小小的辩论。友人认为杨震人虽不假,事或有虚。理由是,既然只有“四知”,后来又是谁把这事给传扬出来的呢?如果是杨震,则其难免沽名钓誉之嫌,“却金”动机要打问号。如果是县令王密,则其岂肯自曝丑闻,贻笑世人?如果俩人都没传扬,则此事是否好事者炮制出来,以儆世人,也未可知。

我则相信,虽然当时实际究竟如何,已难确考。但应确有其事。理由是,我曾查核过,有史料证明,此事是县令王密感念恩师之高风亮节,而不惜自我揭短而公之于人的。当然,这史料确否,也难绝对定论。而我从为人的基本逻辑中推知,别人不好说,杨震却金及其四知理论,发生在他身上却是相当可信的。而因为史籍上关于杨震的事迹记载不多,许多人包括我友人,对杨震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四知”一事,有所疑惑也很正常了。而实际上的杨震,又岂仅仅是一个为官清廉之辈?可以说,这只不过是其人格之必然之果,而非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