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历史复活

§从风雅到风俗

字体:16+-

§从风雅到风俗(1/3)

——接受《书法报》总编蓝干武的访谈

蓝干武:熊先生,我早就听说,你不但是一个著名作家,而且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因此很早就动了念头,要采访你。还没有来采访之前,我就听成都的一个朋友说,你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之后,到四川那边开了一个座谈会,谈到过书法。我就一直对你的书法留心了。今天来,想请熊先生谈谈作家与书法的关系。

熊召政:我的老家是在英山,大别山的主峰就在我们县境内。解放前属于安徽,后来划归湖北,属鄂东黄冈地区。我的故乡那个地方的文气比较浓。即使是在当今之世,商品经济极度膨胀的年代,我的故乡那片土地上的乡亲百姓,依然保持了对文人的尊重。因此,在县里工作的干部,还有教师、商人,甚至农民中,都有许多吟诗作赋的人。这些人不但爱文学,也爱书法。我便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人。比之文学,我的书法更应该属于童子功。过去一些作家,像三十年代的鲁迅、郁达夫、茅盾他们的字都写得很好。现在的作家与书法渐渐地分离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文化的进步,而是文化的断层,值得忧虑。古代的苏东坡、黄庭坚都是大文豪,同时也是大书法家,郭沫若、鲁迅、茅盾这都是大文豪、大书法家。为什么现在,我们的作家和书法家完全分开了?古代的文学与书法很多都是重合的,当然也有单独以书法名世的大家,像宋代的米芾、明代的王铎,但他们的文采也非常之高。我从小就爱好书法,五岁时外祖父就教我练书法,练基本功,从柳宗元的字练起,练了很长时间。后来又练了一年文徵明的小楷《离骚经》,同时背唐诗。大概一天练一两个小时的书法后,就开始背《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背完了,就开始背《千家诗》。练字没有背诗那么快乐,一个字就得写半天。“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背下来了就不用再背了,但这几个字就要写几天,写一个月。比如说字的偏正式结构,上下结构等等,都要用心琢磨。我的外祖父有一次看我写“辜负”的“辜”,说:“你怎么把这个字写得这么长。你要用心去揣摩这个字的写法,不单把这个字写得好看,还要让这个字与上下的字呼应起来,整体上要和谐,好看。”我为什么要学小楷《离骚经》,就因为我的字写得太长,外祖父要我压扁它。我就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书法。大约学到十一二岁小学毕业,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天鼻子、耳朵上面都是黑的。因此,我觉得我的文学和书法都是从五岁开始起步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