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这面镜子

质疑“蜡烛包”

字体:16+-

质疑“蜡烛包”(1/3)

前些日子,报纸上有一则报导,有位跟随丈夫在上海居住过两年的日本妇女,与公寓里的中国人家庭,建立了良好的睦邻关系,大家有来有往,很亲切的。后来,她又随先生回到了日本本土,就写一本给中国年轻妈妈阅读的书,内容是讲怎样带孩子。这消息乍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中国人口为日本人口的十倍,尽管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若仅把做母亲的中国人加起来,相信不会比日本总人口少,用得着一位日本妈妈来辅导我们怎样育儿嘛!简直笑谈了。

其实,我并不那么沙文主义,但对于外国政客们,动不动在议会里,点名道姓,指指戳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难,也挺不耐烦的。但从短讯的约略介绍中,这位日本妇女写的这部书,实在是很有识见的举动。她以一个异国人的眼光,看到她在上海时那些邻居的年轻母亲,在带孩子方面颇有不足之处。虽然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有些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的一些育儿措施,其实并不适合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这一片邻国妇女的真心好意,确是值得称许。要比那些老外和绿卡持有者,对中国文学说三道四,评头品足,隔靴搔痒,总不中的,还不肯夹紧那张嘴,要强上百倍。

这位邻国妇女质疑的一点,便是对所谓的“蜡烛包”,十二万分地不认可。说实在的,倘非上海或江浙一带人,真不懂得这个地域性词语。但中国人呱呱坠地以后,恐怕都得在这种紧裹着的“蜡烛包”里,度过最初的岁月,这也是事实。所以,古汉语中有“襁褓”一词,据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襁褓”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这两

样东西,便是使那位日本妇女皱眉头的“蜡烛包”了。

我未考证过“蜡烛包”的渊源,但为新生儿营造一个类似在母腹中的生存状态,这种最初始的用意,大致可以想像得到的。不过,好像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才是。像春蚕似作茧自缚,把婴幼儿又包又裹,又捆又绑,身体不能转侧,手脚不得动弹,我想,若小孩一出娘胎,便有发言权,恐怕会抗议这种束缚的。然而自古传下来的说法是,任孩子自由活动的结果,必然要出现罗圈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