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名片(1/3)
现在,在人多的场合,彼此不熟悉,或面熟但又不甚详知对方住址电话者,便有交换名片之举。据说,还有规矩,要双手持名片授人,这叫礼貌,受的人自然也是双手接了,以示敬意。虽然这颇有点繁文缛节,但应该说,这种礼貌中间,还寓含一种方便,省却事后联络时许多麻烦。
先前,1949年前旧中国时,和改革开放后的现在一样,是有过名片的。不知怎么一来就没了,也没见谁下过红头文件,不许使用,然而都自觉不用了,中国人要是自觉起来,也挺能一阵风的。也许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交际方式,不足为训,或者,觉得名片是自己掏钱印的,那上面写的头衔啊,官职啊,终究未经组织部门盖章认定,万一要印上“大总统”怎么办呢?那是一个全民提倡阶级斗争的年月,警惕之心,人皆有之,防范之意,更不可无,无事还要尖起鼻子,寻求阶级斗争新动向呢,当然只能相信单位的一纸“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了。
于是,名片这东西差不多在中国绝迹了好几十年。
其实,名片的使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发达的标志,是繁复多边的社交活动中的必然行为。一个村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连祖宗三代,都知根知底,要名片何用?所以,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下,在内向型的家族环境和家长式统治的格局里,名片被摒弃在生活之外,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我们老祖宗早用名片了,欧洲人,更不用提美国人了,甚至在当今世界上用名片最多的日本人,他们的祖先,那时恐怕连名片的概念都没有。据清代学者俞樾考证,在《茶香室续抄》里这么说:“按此则知今人所用名片,始明季也。”那是不准确的。中国人用名片的历史,据《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州,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这个刺,就是古代的名片,所以,名片,也叫名刺,看来,早在魏晋,说不定始于秦汉,中国就使用这种联络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