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得六月, 燕家的土豆就可以收了。
张氏早早放出话来要请人做工,因先前燕家请人时,无论是盖房还是开荒播种, 结算的工钱(盐、衣料)都是给得十足十的,没有半分克扣,这次又招人,自是四里八乡的乡民都热烈响应。
这一日, 张氏、燕老大、兰婶子三个大人天不亮就爬了起来, 把半月前便让燕红去马家集跑腿买回来的百十个箩筐装到平板车上,燕老大又把板车前头的粗麻绳套到家里养的大水牛脖子上,三人便打着火把、牵着牛车, 脚步轻快地往后山山谷里走。
从燕家往后山这条小路, 大半年来燕老大得空就请几个本家兄弟伙带上家伙物什来收拾, 路边的荆棘地刺能砍的都砍了, 挡路的石头能挖的都挖了,凹陷的路面能垫的也垫过了;从前只能容一人通行的山路,到如今牛车也过得去。
燕家的三个大人赶着牛车到了后山, 李家村本村、隔壁五里屯、岩脚村,乃至从马家集赶来帮工的乡民已到了五、六十人, 大家伙儿自带了扁担锄头和赶路时照明用的火把, 集聚在种鱼腥草的河沟旁, 兴奋期待地朝着地里待收的土豆植株指指点点。
“大伯,大伯娘。”
有燕家本家的后生望见燕老大牵着牛车下来, 积极地跑来帮忙搬板车上的箩筐。
燕家的女婿养宝乔、亲家宝山乔也在人群里, 满脸堆笑地挤出来打招呼。
燕老大对这种人太多的场面不大适应, 主持过开荒的张氏倒是不慌不忙, 招呼到场众人按同村同屯分做几个组, 让兰婶子帮忙给到场众人逐一发了做工的凭证——写着字的小竹签;便按组分配负责的地块,让各组开工做活。
黔地是没有多少平坦地的,燕家这几百亩种了土豆的地也不是北方那种方方正正规规整整的好地,绝大部分地块都在斜坡上,也没法按一亩、半亩的划分;好在张氏本人和来帮工的乡民都是积年的农民,靠目测就能把地块大小和植株疏密估摸个八、九不离十,分配起来也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