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村长在省城结识的一位友人近日特意到访,言说下个月她将安排家中幼子去南京求学,无奈其生性腼腆,此番离家千里,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怕家里有好些个仆从跟着,依然抗拒畏缩,毕竟临了仆从也不能跟他一起进教室,于是说什么都不肯动身。她想到村长家孙子与自家孩子年纪相仿,过往听村长言谈间提及又是个聪明伶俐的,便提出让纪云镯陪同一起去读书,给自家孩子做个伴,南京那边学校的名额和路上所需费用她来出。
读书的学费村长出得起,难的是去南京那边的门路和关系,如今现成的青云梯送到跟前,欢喜还来不及,哪儿有不应允的?
他的孙子进城读书,还是南京那种繁华的大都市,只消去里头好生蘸一蘸,回来也就和村里其他人不一样了,那是给他们老纪家挣脸面,光宗耀祖啊!
敲定此事后村长转头告知纪云镯,纪云镯起初也忧虑以至于退缩。一是他从未出过远门,虽然心向往之,可真到了这种时候,想到要离开熟悉的村子和爷爷的庇护独自去到陌生的大城市,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瞬时涌上心头的只有胆怯。
二是……他实在不喜欢读书,这些年他就没在学校读过几天书,多数时候都是爷爷在家亲自教他,爷爷平日里对他千般疼宠,万般迁就,唯独在读书上对他耐心尽失,时常给他摆脸色,训斥、惩罚他。久而久之,他对读书也厌烦了,知晓自己没什么天赋,不但不算聪明,还可以说愚笨。去大城市的大学校读书,他能读出个什么书?只怕浪费爷爷的钱,还给爷爷丢丑。
三是——杜若水。
他走了,那不是见不到杜若水了,杜若水又该怎么办?
这些年他知道阿哥脸上不露,嘴上不爱说,可对他很好很好,很不同。从杜若水身上他充分体会到,人的行动往往比言语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