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颁令以后的第二天,也是纳租开始的第一天。
闾巷上已经有乡里结伴,推着装满粟米粮包的板车东出闾门,去往七十里外的句注乡治缴纳田租。
李恪一家却至今也没有任何动静。
虽说刍槀早就置备齐整,可以先一步装车运送,可墨者们见不得人,院外又到处都是神出鬼没的影子,最终还是影响了墨者们的碾米机制作进度。
李恪思前想后,决定静观其变,老老实实,蒙头做小。
可惜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一大清早,监门厉敲开李恪家的院门,面色古怪地通知李恪,要他代表全家去一趟里典家宅,还说是里典服的召唤。
李恪只得一头雾水地跟着监门厉出了门。
在路上,李恪忍不住好奇问道:“监门,里典到底有何事相召?莫非不能对我透露一二?”
监门厉的表现与往日大相径庭,嘴唇蠕动,欲言又止,一双环眼滴溜溜转,脸色涨得青紫。
他说:“上典本来叫妨君来唤你,妨君不愿,就叫了我来,至于到底何事……我不愿说。”
“不愿说?”李恪的眉角跳了跳,心里突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都说宴无好宴,里典服虽然没有请李恪吃饭的打算,但这种关键时刻的召唤果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进到宅院,李恪并没有如往常般被带到私宅,而是被带去了二进的官舍,大内正堂人头耸动,仔细一看,全是里中穷苦人家的代表。
“上官入内,拜!”门外一声呼唤,屋里的人齐刷刷拱手拜倒。
李恪对这种场面毫无准备,杵在那里蜡烛似地发呆,一下就成了木秀于林的那只鹤。
里典服和田典余左右跟随,拥簇着一个面色阴冷的清瘦男人踏步进来。
那人深衣,高冠,年纪看着二十七八,狭长眼鹰钩鼻,嘴唇刀削似的窄薄,下颌上垂着三绺长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