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几日,司徒王允的书信便传到了中牟县朱儁的手里。信中历数董卓进入长安后的胡作非为,以及王允如何委曲求全,并把联合二军的计划详细告知了朱儁,请求朱儁一定相助。
朱儁,字公伟,当世名将。早年任胶州刺史,率家兵五千便大破叛军,平定胶州,由此得以入朝。后来光和七年(184年)天下黄巾蜂起,朱儁被拜为右中郎将,协助皇甫嵩平定黄巾。平乱有功,又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来因为丧母,离官守孝,恰好又遇上董卓进兵洛阳,所以才至于现在屯据小小中牟县。
朱儁收到王允书信后,立刻召来二子朱皓、朱符,把信中详情跟二人细说。
“父亲大人!王允虽然是为汉室大计,但眼下我们手中兵马有限,恐怕难以成事啊!”朱皓对朱儁说道。
朱儁思索了一番,又对朱符说道:“符儿你怎么看?”
朱符接过书信,寻思良久,说道:
“我觉得此事若处置得当,或许可行!”朱儁、朱皓二人望着朱符,齐声问道:“何解?”
“王允之意并非要我们杀进长安,其关键在于要我们牵制凉州兵马主力于关东,以此为汉中兵马争取时机。此计好是好,不过对于我们朱家却有些委屈。我们与董卓大军周旋,可解长安之危的却是他王允和刘征,功劳都给人家了!”
“这是什么话!我只问你可行不可行,如何还囿于功劳归属?我朱家食汉禄,受汉恩,岂在功劳高低与否?符儿不可再有此言!”
朱符只是据实分析,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生气,于是赶紧回话道:
“父亲大人息怒!儿不敢有非分之想,但听父亲吩咐便是。”朱儁脸上的怒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于是对朱皓、朱符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兵马不厌多,若我们传檄诸侯,能否调来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