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光武二十一年,陕北大旱,赤地千里,田里的麦苗蔫黄,耷拉着头,无精打采地垂伏。
若是往年,恐怕早已是流民遍地。幸得当今光武皇帝乃是雄主,所用官员亦是能臣,方才得以维持,没有出现野有饿殍的惨景。
陕甘总督衙门,总督杨乔然被陕西巡抚程源纠缠住了。
“杨公,如今陕北大旱,陕西粮库存粮不足,朝廷下拨的钱粮还有段日子才能到。请拨些军粮救急,救陕北百姓于水火,拜托了!”程源向杨乔然深深一拜。
杨乔然没说话,撞自动用军队的储备粮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陕北很多受灾的百姓家中已无存粮,若是耽搁,是要死人的。求杨公恩准!若是朝廷怪罪,下官愿与杨公一起承担”,程源的话语带着哭腔。
“唉!朝廷拨的钱粮何时能到?”杨乔然重重一叹。
“大概还有两月”。
“嗯,给陕甘驻军留下三月之粮,其余尽皆拨往陕西”,杨乔然下了决心。他多打了一个月的埋伏,军无粮则散,这也是必要的。
“多谢杨公!”程源的声音欢喜得发颤。
“金一,粮到了后,如何赈灾,汝可有什么章程?”杨乔然问裎源。
“督宪,吾打算以工代赈,维修水渠。一则可以节省成本,抵御旱涝;二则可以将百姓留在原地,以利于明年的春耕”。
“善!”
“只是目前藩库的存银却有些不足,不过二十万两而已,加上民间募集的十万两善款,亦不过三十万两,再加上户部拨的二十万两赈灾银,最多能筹集五十万两银子。吾测算过,欲平安度过陕北灾情,需九十万两,还有四十万两缺口”,一提到银子,程源忧心忡忡。
“金一,汝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区区四十万两银子何足道哉?”杨乔然忽然笑了。
“哦,杨公,汝有何妙策,还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