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城小巷

第45章 从“戏报”说那几年

字体:16+-

——民众乐园散记之四

就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地位而论,武汉的民众乐园于海内,仅屈居上海大世界之后,而稳获 “榜眼”之尊。

没有民众乐园,老武汉的戏曲舞台会失去一半的精彩。

民众乐园向有自行印制“戏报”的传统,最早印行的叫《游乐场戏报》,创刊于1919年7月14日,后又有《血花世界日报》、《血花旬刊》、《新市场》等相继面世。

解放后的“戏报”冠名为“民众乐园”,主要刊登园内各剧种、曲艺、电影以及其他娱乐服务项目的相关信息,有演出广告,有戏剧资料、有评论文章等,十天一期,每期4版,没有流水号,偶尔印有期号,每份售价3分。

我收藏了一些民众乐园的“戏报”,大多是六十年代初至文革前那段时间的,那时,我正在读小学。这些四十多年前的旧物,泛黄发脆,它常让我想起民众乐园的那几年。

我收藏的民众乐园老戏报

解放初到文革前的这段时期,虽然那时还有许多政治束缚和清规戒律,还有一些令人胆寒的运动以及无穷无尽的改造学习,但毕竟是和平年代,远离了战争,社会秩序相对稳定,黑势力恶霸人物受到镇压打击,梨园界的陈规陋习业已剪除,文艺政策有所松动,各种文艺形式并未禁闭,老戏也让演,新戏正提倡,再加上作为少有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自身的优势和名气,民众乐园依然是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地方。

五十年代,戏剧界实施的是“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政策。“三改”在整合整顿,铲腐创新的同时,也极大地禁锢了艺人艺员、戏剧艺术和运行机制的发展,政治统领一切,更是让人提心吊胆,举步维慎。

六十年代初期,出了个政策叫“三并举”,即“大力发展现代剧目,积极整理、改编、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创作新的历史剧目”,简而言之,就是“老戏、新戏、新编古装戏”三者都让唱,三者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