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城小巷

第07章 “入厕”和“水”的故事

字体:16+-

“古三皇”,老人们也叫它“苦三皇”,在这里居大不易,事事为难。

吃喝拉撒睡,老街老巷基础差,别的不说,连最起码的卫生设施都没有,民生艰,解决民泄也不易。

解放前,这里连公共厕所都没有,各家都备有木制的围桶(马桶),有的家里还有装围桶的柜子,名曰“金柜”,不用时可以坐人。

过去汉水上有座码头叫粪码头,就是专门收装转运粪便的,人们倒围桶要到粪码头去倒,所以这一带把倒围桶也叫“下河”。常有附近郊区的农民进城积肥,挑着粪桶在小街小巷里大声喊叫“下河了,下河了,再不来就走了咧!”。

这样的情景在过去中国的老城区并不少见,比如上海的一些老弄堂里,一大清早,就会有一长溜的马桶阵赫然摆在人们的面前。

解放后,修了公共厕所,人们倒围桶就不必“下河了”,我家附近厕所就有三个,福建街的,满春路的,清芬路口的,距离差不多,可以换着上。

小巷人口发展过速,厕所还是供不应求,排队不是新鲜事。特别是每天早上,排队上厕所,成了三皇街的新街景。凡公共厕所女用档位都要少一些,然女性并不少,这就增加了女性排队的概率,而且,一排就是排长队。

我们把公共厕所叫做“洋茅室”,其实它一点都不洋,最初里面铺的是木板,走在上面一晃一晃的,不稳当,晚上连灯都没有。小时候,有首谐趣的俚谣是这样唱的:“半夜三更,茅室无灯,走进茅室,掉进粪坑,无人救我,英勇牺牲,为了纪念我,茅室里安灯”。

后来厕所改为砖石蹲坑,也装上了点灯,只是仍然没有冲水设备,粪便要靠人工淘。老北京过去也有许多这样的厕所,着名的时传祥就是因淘粪工作出色而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