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浦村太小,但我们还是准确地抵达了它,确切说是击中了它。不是砰的一下那种击中,只是街上的灯多亮了三两盏。地球表面那么大,而我们却于此时到了此地,这并不容易。
天还没黑,我们在一家次坞打面门口下了车,西边有一条河,一座桥,一片静默的乌桕树。
桥头并没有一个牌子写着东浦两个字,东浦的铭文都用大斧刻在河面上。低头看水,必会读到简短冷漠的一行字,“东浦多苔,苔里有鱼,东浦共有桥三座”。
多苔不是传说,不知名的苔,惊人的水生植物,一种急不可耐的生命,密集的湿湿凉凉,随手在河边扔一个鸡蛋壳,站在那里就能看到它被水苔迅速爬满。
除了苔和幼小的猫,东浦已经有几百年没有增加新的东西了。河边矮小的旧屋子一点点坍缩,屋子里的老人在黑暗中不同程度地溶解,有的已经不可识别,有的眼珠仍然发亮,有的还在走来走去。
基本上,东浦的屋子、石板路、老人和树差不多已经互为肢体,如果你踩翻河边的石头,就能听到屋里的异响,黑暗中一个眼神打在你脸上,几乎会有“啪”的一声但没有。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开始的时候,寂静是一种结果,后来寂静成为一种原因。
寂静让东浦的时间细若游丝,变成一条单行道。在东浦村,一次只能发生一件事。有人捕鱼则炊烟不会袅袅升起,乌篷船缓缓驶过时老人只能在河边枯坐,猫越过屋顶之后才有闪电击中乌桕树。
一件一件,事件列队发生,其余则是一片静止。这种生活,有人称之为安详。
而我们的到来是一个意外。
大概在茭白被捞起之后,一个瘦子收网的时候,我们噗的一脚踏进东浦村,这时候渔网刚刚出水,一只小虾跳出来,湿淋淋地停在了半空中。序列紊乱,万籁俱寂,东浦村好像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