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

第二节 一战定北疆 古牧地之战

字体:16+-

1876年4月。随着大军出关日期的日益临近,天气也变得越来越暖和了,春天的足迹悄然来到了左宗棠所在的肃州大营。大营四周一片热闹祥和的气象。士兵们脱去了沉重的冬装,在长满青草的草地上紧锣密鼓地操练着。肃州周边的老百姓听说左宗棠为了方便指挥收复新疆之战,亲自驻扎战略前沿,都很兴奋,他们拿出了冬藏的沙枣、蜜瓜,前来犒劳将士们。

看到这一切,左宗棠的信心更足了。战士用命、百姓支持,胜利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他坚信,只要他一声令下,数万清军就会迅速完成收复新疆的历史重任。

然而,作为收复新疆一役最主要战将的刘锦棠,却并不像左宗棠那么乐观。作为统帅,左宗棠自然可以举重若轻,而作为战将的他,却不得不举轻若重。每当大战来临,他都非常注意士兵的状态。多年的战斗经验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理念,那就是战前准备的任何疏忽,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有可能导致战斗的失败。

最近军队的一些情况令他感到担忧。他所统率的一万多军队,除了董福祥率领的少数军队外,都是湘军,士兵绝大部分来自湖南。这些人,习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来到陕甘作战已经很不适应了,现在听说又要去比陕甘环境还要恶劣百倍,满是沙漠戈壁的新疆作战,都不太愿意,甚至有些畏惧。

作为收复新疆一役绝对主力的湘军尚且如此,其他部队就更加不要说了。金顺、张曜、董福祥等人的部队,全在看湘军行事。湘军勇猛向前,他们就紧追;湘军畏战,那他们也不敢向前。得知这些情况后,刘锦棠认为,必须想办法提升湘军的士气,否则全军萎靡,不能打胜仗。

这是关系到新疆作战能否胜利的大事情,刘锦棠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去请教左宗棠。刘锦棠走进左宗棠大营,略显焦急地对他说:“季帅(左宗棠,字季高),目前军队的情形有些令人担忧。湘军中有不少人畏惧去新疆打仗,而金顺、张曜、董福祥等部一向唯湘军马首是瞻,湘军畏战,他们也不敢向前。如果任由这种情绪蔓延下去,势必影响作战。当年,我军奉命北上‘剿捻’,很多人不愿意,我叔叔(刘松山)大怒,当即诛杀了几个为首的,这才稳住军心。现在虽然可以用当年的老办法,但总是这样,难免会使士兵轻视我们,影响军令的畅通。所以,我有些踌躇。还请季帅拿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