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将倾之帝国突围

#第三节 康有为的错误早有定论

字体:16+-

对于康党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过去都是持肯定态度,甚至将戊戌变法概括成“康梁变法”,把康有为当作戊戌变法领袖或精神领袖来美化、歌颂,而对于其负面作用,一直不敢触及,严重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现在,当我们破除思想禁锢,回到历史现场重估戊戌变法之时,却发现,早在多年之前,戊戌变法的亲历者们已经对康有为的错误给予了严肃批评。

沈曾植是支持变法的朝廷命官,曾参与创建强学会,时任刑部郎中,与弟弟沈曾桐同为骨干,经大家推举,沈曾植、陈炽担任了正董, 沈曾桐(1853―1921)、侍读学士文廷式(1856―1904)为副董。沈曾植与康有为交往颇多。康有为谈艺论学,对沈曾植的学识也是极为钦服。戊戌变法期间,“皇帝将重用康有为,(沈曾植)先生赠《唐顺宗实录》,请康一阅,忧康改革过激生变。康读毕默然。”(25)1898年6月4日,沈曾植在与文廷式的通信中,再次对康有为的激进行为将危害变法大业深表担忧,“论时局,谓世事非变法不可为,而深忧变法之机将被康有为卤莽灭裂,中生变阻。廷式既览,以为数月以来情形,此函颇得其实。”(26)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892年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戊戌年,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章京。曾积极参与维新运动。1898年11月7日,戊戌变法夭折不久,张元济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指出:“时诏各省广设学堂,考试并废八股。余劝长素(即康有为)乘此机会出京回籍,韬晦一时,免撄众忌,到粤专办学堂,搜罗才智,讲求种种学术,俟风气大开,新进盈廷,人才蔚起,再图出山,则变法之事不难迎刃而解。而长素不我从也。陈奏不已,益急进,遂有八月六日之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