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文学丛书(全11册)

千古之谜,今可解矣

字体:16+-

戟的争论以出土实物与铭文的双重证据而画上了句号。令考古人员倍感兴奋的是,当年与戟一同放入墓坑的三棱矛状青铜器,也以无可辩驳的“铁证”,为世人解开了另一个湮没遁失千年的不解之谜。

在清理中,考古人员于墓中北室发现了七件带三棱矛的长兵器。器身通长均在3.3米左右,三棱矛头长12-17.9厘米,后部相接的是带刺的球形铜箍一个,再后面隔49-50厘米的一段是套在柄上的第二个刺球铜箍,样式独特而威武。与三棱矛同出的还有十四件长杖式器物,顶面均有半圆形铜环,又称铜柲帽。杖式器物长度为3.12米与3.26米不等,与三棱矛杆皆为“积竹木柲”,分别横置在室内泥水中。清理人员程欣人等小心谨慎地把七件三棱矛头取出坑外,洗净淤泥并去锈,发现其中三件有同样内容的篆刻一行六字,解读后为“曾侯()之用殳”。显然,这个三棱矛就是远古时代的兵器——殳。以研究古代兵器著称的程欣人见后兴奋不已,当场说道:“千年之谜,今可解矣!”

殳头图示

史载,殳在商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时代为鼎盛时期,秦汉之后逐渐退出战争舞台,成为一种前导和讲究排场,具有皇家威严象征意义的“殳仗”。至唐代尚有“殳仗”,即执殳的仪仗队,甚至在“元日冬至大朝会”时,竟有“二百五十人执殳”的壮观场面,后世流传的仪仗队之名就来源于此。遗憾的是,宋代之后,仪仗队的名字流传下来,但当年的殳和“殳仗”是什么样子,也像戟一样渐渐湮没于历史尘烟中不知所云了,后世研究者只靠猜测揣摸来注释这一流传了千余年的兵器,但无一得要领者。

清代的程瑶田、吕调阳等大儒,对古代“五兵”的考证曾下过相当大的功夫,惜程氏在其《考工创物小记》中对殳避而不谈,吕调阳在其《考工图》谈到了殳,并绘了插图,图中描绘的殳为一长杖形器。这个形状是否来自诸如沂南画像石墓那样的壁画不得而知,但显然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