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宫档案秘闻(全五册)

第二章 皇太极——战功赏来的爵位(1)

字体:16+-

在清朝,“铁帽子王”的地位是极高的。皇太极册封了兄弟子侄共八个亲王和郡王,他们是最早的铁帽子王。这八位皇室成员个个骁勇善战,在清初开疆拓土和挺进中原的过程中,留下了各自的威名,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济尔哈朗伐朝鲜、征蒙古,平定了东北;多尔衮大败明军,使得后金入主中原的步伐又前进了一大步;岳托勇猛克济南,带领后金左右两翼大军深入关内,使得明朝在山海关外就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京城门户失去屏蔽,危机重重;阿济格出兵陕西,大败李自成,占领河南、湖广、江西和南京等地;多铎攻克南京,硕塞俘虏朱由崧,为继续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豪格英勇对战张献忠,彻底平定了四川。

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于辽东起兵,带领兄弟子侄,栉风沐雨,以百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那时的爱新觉罗家族还只是一个小家族,由努尔哈赤六祖和22个儿子组成。到皇太极时,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再到清军入关之初,发展到400多人。在努尔哈赤的子孙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英勇善战之人,可以说龙虎兄弟出于一门。

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使得数以万计的女真人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融为一个整体。从此他们分享共同的权利和义务——既有平均分配土地和战利品的权利,也有“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义务。这种社会组织或者说军事组织,为清朝成功建立并且统治中原几百年,提供了便利。

入主中原之后,努尔哈赤的后人也基本上保持着高度的忧患意识和清醒头脑,通过以空杯心态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思想、文化、政治,顺利完成了从“入侵者”到执政者的角色转换,强调自己“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

为了让兄弟子侄更加投入地为统一大业服务,努尔哈赤开始对他们进行分封。不过,他只是基于亲疏远近,分封“大贝勒”“和硕贝勒”“旗主贝勒”等富有满语味的称号,还没有明确的封爵制度。直到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成为皇帝,开始借用明代宗室的一些名号,列爵九等,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依次进行封爵。皇太极的这次封爵主要按战功来定,功勋卓著的,被封为亲王、郡王。从此,清朝的封爵制度才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