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力量日益强大,继各国先后称王之后,秦国又动起了称帝的念头。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十月,秦相魏冉到齐国,给齐湣王改帝号,相约秦称“西帝”,齐称“东帝”。秦国此时拉拢齐国同时称帝,是出于一种连横的策略,其目的是联合齐国及其他国家,并迫使它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后强大起来,大有与秦、齐成三足鼎立之势。秦国要东进,遇到了赵国这只拦路虎。
用至上神“帝”的称号作为国君的尊称,以显示自己具有高于其他国家的地位,这当然为齐国所乐意接受。于是,齐、秦称帝,并约好共同伐赵,瓜分赵国。
就在这时,苏秦出来策划合纵。关于苏秦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的时代搞错了,说他的活动时期比张仪早。据1973年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帛书,苏秦活动的时代实为燕昭王、齐湣王时。苏秦也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游说之士,是东周洛阳人。据说,苏秦早年到外地游说时没有成功,很困迫地回到家。兄弟、嫂子、姐妹、妻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我们周人的习俗是治理产业,致力于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二的盈利作为要务。现在你放弃了最基本的事情去卖弄口舌,受到困迫,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苏秦听到这些话后,暗自伤心,就关起门来发愤苦读,研究各种经世之书。一年以后,终于悟出了切合君意的心得,于是又去游说诸侯。周游秦、赵等国,最后在燕国被燕昭王赏识,成为燕昭王的亲信,经常为燕国出谋划策,奔走效力。燕国是七国中的弱国,无意亦无力征服齐国,却有被齐国征服的危险。齐与秦称帝合作,使燕国深感不安。苏秦就想以离间计拆散齐、秦的盟约。
苏秦从燕国来到齐国,游说齐王取消帝号,攻伐宋国。苏秦的思路是:燕国、赵国在齐的北边,宋国在齐的南边,齐攻宋就将军力集中到南方,对燕国的威胁就减少。宋国夹在齐、楚、魏之间,楚、魏对宋都怀有非分之想,齐攻宋必然引起楚、魏的干涉,也就有利于燕国。秦国也有意吞并宋国,齐攻宋定使秦、齐关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