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愤怒积蓄到一定程度,都会爆发。黄巢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却彻底动摇了唐王朝统治的根基。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混乱。武宗之后的宣宗还算是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但唐朝积弊太深,他已经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在他之后即位的懿宗、僖宗只知道寻欢作乐,少理朝政,使朝政腐朽到了极点。统治者和地主官僚加紧剥削,使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又加上连续不断的灾荒,使得农民穷苦不堪,家破人亡,纷纷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如此灾难深重的生活,使人民忍无可忍。从唐懿宗即位,也就是公元859年开始,在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浙东地区首先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过了八年,桂林爆发了庞勋领导的士兵起义。虽然这两次起义都被朝廷镇压下去了,但是,百姓反抗的情绪越来越高,为新的起义奠定了基础。
咸通十五年(874),濮州(今河南范县一带)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黄巢从小读过书,又能骑马射箭,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他也曾经想过走仕途,他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想谋取一官半职,但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看到唐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心里十分气愤。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会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非常大,各地其他的小股起义军都来投靠他们,部队越来越壮大。这让唐王朝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但是各地藩镇都害怕跟起义军交锋,互相观望,使唐王朝束手无策。既然硬的一套不行,朝廷就采用软的手法,以高官厚禄引诱起义军将领,王仙芝有点动摇,想接受唐朝的任命,但被黄巢坚决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