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哉乾元

二、元朝的散曲和民谣

字体:16+-

散曲是元代艺术的代表。习惯上,我们一般所说的散曲是指小令。散曲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词发展而来。北宋灭亡后,中原文人的诗词在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以及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后,经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因形成于北方,也称北曲。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和介乎小令与套曲之间的“带过曲”三种形式。

小令又称“叶儿”,一般都是单曲。小令原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具有一定的腔格。小令顾名思义就是要短小,因此,它不像慢词那样存在双调或三叠、四叠。不过小令中有一种联章体,用来表达特殊的意思时使用,有时,一联下来,甚至会联上百支小令。套曲来源于宫调,也称套数或大令。既然要套,就不能单一,套曲是由两首以上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底。带过曲原来是指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曲调,一般是两支,也有三支相连的情况。

散曲中的小令是散曲的代表。小令的来源很杂,有些曲调如《山坡羊》《豆叶黄》《千荷叶》等,一听就和人们的生产劳动有关系,多是从乡村流传到都市里的。有些曲调又特别在某些地区流行,如山东东平唱《木兰花》,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等。

现存散曲在内容上多是咏史、抒怀、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也有少数作品涉及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散曲中尤其以小令最为普遍,它清丽生动,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不管怎么说,散曲是在北宋后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汉文人在外族的统治下,在多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对当时的市井文学进行吸收、改进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通俗的文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