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回旋起伏,有雾都之称的山城重庆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浓雾。从早晨起,乳白色的雾霭,便在环绕重庆的三江的江面上、在随着山势起伏、鳞次栉比、高低不一的楼台街肆间袅袅升腾,使偌大一座重庆城完全看不真实。山城,似乎龟缩、战栗在浓雾中。但是,在浓雾弥漫的缝隙间,在鱼嘴似迎江突出的朝天门码头停泊着的千百艘战船上……随处可见绣有一个大大的“张”字的月牙形白底黑边的战旗在猎猎飘扬,这些旗帜边沿都注有“大西”二字。
祟祯十六年(1643),打下武昌并在那里自称“西王”的张献忠,日前打下重庆,一路如秋风扫落叶。现在,他率领30来万百战之师即将出征成都的威势,相当显赫惊人。
位于重庆七星岗原巡抚陈士奇的府衙,现在是张献忠的行辕,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物,面临大江;飞檐斗拱、红柱绿瓦、具有典型明朝建筑特色,很有纵深。在这个早晨,门口两边各站一排手执雪亮大刀的纠纠大西武士。他们神态警觉,没有人敢随意接近。张献忠正在里面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
很有些水泊梁山的意味。长方形的议事厅里,时年39岁的张献忠高踞其上,山大王似的。在他之下,两位尚书王志贤、汪兆麟和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四王:领兵大将孙可旺、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及一干官员,分两列依序排列。这是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以后,听取左尚书汪兆麟的建议,君要有君的架势,臣也要有臣的样子才有的排场,但毕竟是战时,不那么讲究,不过是应个景而己。
张献忠有个习惯,每临大事召属下议事,例如今天,高踞其上的他,都喜欢用左手摸着颔下一部美髯,身子前倾,有点侧,一双虎虎有神的眼睛,挨次地从属下脸上一一扫过。这是他特殊的,不点名的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