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腥风血雨话宫廷 死于非命的王子们

“七国炙乱”的前因后果

字体:16+-

“七国之乱”,说的是西汉景帝时期,七个王子联合起来,反叛朝廷的故事。

既然题目叫“前因后果”,那就先从“前因”说起.最早需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作皇帝的时代。那时候他拥有天下,把一些功臣封王封侯.王侯享有封邑,成为一方之主.不过后来外姓王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被他逐个消灭,亲王就只剩下他的兄弟子侄了。他索性下了一道旨意:嗣后凡不是姓刘的.生前不得封王.这当然因为姓刘的是他的亲族,能够维护刘家天下万代千秋的缘故。

建国初期,他的亲族人数不多.所以诸王国占有颇为广大的疆域.其中最大的三国是齐、楚、吴。刘邦封他的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封他的侄子刘澳为吴王。

到吕后临朝时期,曾一度封诸吕为王,如吕产封梁王,吕禄封赵王,吕通封燕王。但这个时期很短暂,吕后一死,诸吕被消灭,诸王就又都是姓刘的了。

三十年过去,刘姓皇族人丁繁衍,需要封王的子孙多起来,而藩国疆土早已划定。文帝十六年.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齐王刘肥死了,文帝就把齐国一分为六;封刘肥的儿子刘将间为齐王、刘志为济北王、刘贤为淄川王、刘雄渠为胶东王、刘印为胶西王、刘光为济南王。淮南王刘长已死.文帝将淮南一分为三,封刘长的儿子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

但这种办法只是权宜之计.前王死了,把国土分给他的儿子。就像后来人们继承遗产一样。当书人没话可讲。然而尚在的诸王,就难以分封了.何况刘邦这种大封宗亲为王的办法。从社会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倒退.长此下去.说不定又会出现春秋、战国那样纷乱的局面。所以有识之士.就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将藩国的势力削弱,加强中央朝廷的统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