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空印案

字体:16+-

“空印”不是个和尚,而是“在还没有文字的纸上加盖印章”的意思。这种不成文的官场潜规则,也并非产生于明王朝,早在元帝国时期,各官府于文书都是先盖印,后写内容,此之谓“空印”。

那么,为什么会有“空印”这种官场潜规则出现呢?

元政府规定,年终时各级政府都要向上一级政府缴纳钱财粮食,并且上交账务明细,最后由省一级官员到中央政府报告给户部。户部通过对比考查,只有当确认账目和各地财政部门手中的账目相同时,才算过关。问题是,如果户部发现账目有问题,那相应的负责人就需要重新返回各级政府盖印。古代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如果返回各级政府盖章,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乃至人力物力。所以,许多官员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上交账目报表之前,先准备另一份加盖了各级政府印章的空白报表,一旦报表不合格须返工,相关人员也不用原路返回,在京城即可重新制作一份。

朱元璋建国后,这一潜规则仍然盛行,许多官员也从未想过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就是风俗移人,如果所有人都认可一件事并且为之行动,天长日久之后,错误的事情也会渐渐成为正确的事情。可他们的运气实在不好,遇到了朱元璋。1375年底,朱元璋突然对这一潜规则暴怒。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发现“空印”的问题了。早在两年前,他和中书省的宰相们就谈论过这件事,胡惟庸以“行之久不见害”为由,肯定了空印的存在。朱元璋当时虽然不高兴,却没有发作。但到了1375年底时,他的心境已与两年前大大不同。他发现官员的贪污腐败越来越重,他觉得自己九五之尊的权威受到了轻视。他决心借这件事光复权威,让他的官员们知道:他不是病猫,而是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