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初(早上七点多),文祥就坐着轿子到了,随行的还有军机章京朱学勤。桂良说:“博川,你这又起了个大早。”
文祥说:“不瞒中堂,寅正我就起了。一堆事处理完,就赶过来了。我知道这边肯定也是火上房了。”
桂良吩咐上早点,与文祥边吃边谈。恭亲王不同意释回巴夏礼,这是没法逼他改变的,能商讨的,就是回复夷人的理由。文祥问:“恒祺去劝巴夏礼,有无结果?”
桂良摇头说:“昨天恒祺还送来信,说是巴夏礼态度有些变软,但还是不肯给额尔金写信。”
文祥沉默良久,说:“老中堂,我看不如这样,就说巴夏礼精通英文,这些天一直在与恒祺商讨条约的细节。不如建议夷人,就在京城开议,一旦议妥,就可订定和约。所以夷人要求释回巴夏礼,就是多此一举。”
桂良拍案叫好,立即将此意照会英法。双方近在咫尺,英法的联合照会次日午饭前就由僧格林沁派骑兵送过来了。照会要求送回被俘所有人员,联军将立即退到通州,双方在通州议和。同时要求允许巴夏礼写一封亲笔信,报告近况。
桂良觉得机会难得,不如赶紧释放巴夏礼,双方到通州去谈,总比兵临城下来得从容。恭亲王却从这个照会中,看出夷人是在虚声恫吓。
“他们又是造云梯,又是运大炮,络绎不绝,可是数天来不敢攻城,可见是顾虑巴夏礼等人的安全。所以,巴夏礼在手的确是一大筹码,与和局大有关系,更不可轻易释放。”恭亲王仍然坚持,联军退回天津,巴夏礼在京与中方详议换约细节。
桂良寄希望巴夏礼能写一封亲笔信,同意他在京谈判,那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但巴夏礼固执的很,表示只有同意释放他和同伴,他才会写信给额尔金。恒祺软磨硬泡,最后巴夏礼终于肯动笔,写了一封短信。但他是用英文写的,大家都不认识。恭亲王问:“这蛤蟆蝌蚪样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你们谁能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