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清王朝1860(全二册)

开挖运煤河

字体:16+-

来年春天,订定的凿井采煤机器到了,尚未到雨季,从芦台起运,走陆路,运到唐山矿井。

铁路已经无望,唐廷枢只好再考察水运路线。较理想的路线,是从芦台往王兰庄方向,挖一条运河,引蓟运河水一直到王兰庄西。然后在此与陡河挖通,设上水闸,运煤船由此入陡河,溯河而上,直到唐山矿。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王兰庄上下沿陡河百姓反对,因为陡河除了雨季外,水都很小,如果再由王兰庄西流入蓟运河,则两岸百姓吃水灌溉都是问题,就连丰润知县也出面劝阻。一打听,原来这一带的土地大部分是旗人的圈地,尤其是豫王爷的圈地占了大部分。知县劝唐廷枢,也不仅是王爷旗地不好得罪的原因,关键是陡河之水涨落无常,雨多则涨,雨少则竭。疏之,涨时不至泛滥,但竭时仍无水可增。唐廷枢不能不听劝,带着人再往上游勘察。现在正是浅水季节,上游不少地方水不盈尺,即使建了水闸,也只能走两三吨重的船。白内特说等唐山矿正常生产,日产煤数百吨,靠尺把深的水来运,真是杯水车薪。

这天在董各庄水闸附近考察,正遇到入夏来的第一场雨,雨势急骤,地上很快起了水流。他发现由此往西不远,水分两途,稍偏东流向陡河,而再往西,却向西南方向流去。他向当地人打听,往西是胥各庄地界。他顺着向西南方向的流水,一直到了胥各庄东南,此地向东北,地势渐高,而向西南,一路低洼。他向当地人打听,这股水由此往西南,流入蓟运河。唐廷枢察看这一带地势,比王兰庄要低。他突发奇想,如果由胥各庄向芦台方向挖一条运河,岂不更合水性?如果涨潮时芦台一带的潮水能涨到胥各庄,那就再好不过!

于是他带上技术人员,往返测量,结果是蓟运河的潮汛,完全可以直达胥各庄东北。由此往东北,十五六里到唐山矿井;由此往西南七十六里,到芦台蓟运河。如果由芦台往胥各庄挖一条煤运河,由胥各庄改为陆运,水陆全程八十五六里。如果从芦台挖运河到王兰庄,五十余里,沿陡河上溯到唐山矿,又是六十余里,水陆全程一百二十余里。少挖不到二十里的煤河,却增加路程四十余里,大量运输,很不合算!而且芦台至胥各庄尽属洼地,大半淹水居多,寻常雨水有一二尺深,若山水涨发,常有五六尺不等。能耕种处,多种高粮,一年一种一收,每亩二十余两就可购过来;庄前庄后,偶有挑高种菜者,也就四十两一亩;另外还有不少无主荒地,根本不用花银子。从芦台到王兰庄,虽然只需挖五十余里运煤河,但这一带因为地势略高,地价高出不少,统算下来,比往胥各庄挖六十余里煤河费用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