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鸿章(全三册)

第十二章 恭王复出无雄心 辽东溃败多逃将

字体:16+-

九月初二(9月30日),翁同龢赶到了天津,李鸿章在督署大堂接旨。

翁同龢走到大堂案前,站着传着口谕:“太后问,李鸿章何以贻误至此?”

“老臣惶恐,缓不济急,寡不敌众,此八字无可辩也。”李鸿章跪在地上回道。

翁同龢又问:“淮军一败再败,李鸿章能置之不问吗?”

“老臣惭愧,已经严令前线将士,收拾溃卒,整顿纪律,以备朝廷征召。”

翁同龢再问:“盛京乃陪都重地,陵寝所在,若有惊扰,奈何?”

“奉天兵实不足恃,北洋又鞭长莫及,此事真无把握。”

奉天兵不能依赖,而且盛京防务又的确不归李鸿章,北洋鞭长莫及,那么盛京岂不真有陷敌的凶险?陪都重地,陵寝所在,这可比丢失平壤、黄海战败更严重得多。翁同龢希望李鸿章知耻而后勇,在太后皇上的责问下能够说一句“老臣拼却老命,也要率淮军健儿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话。可惜,他寥寥数语,没有一句血气忠勇的话,连一个“战”字也未出口,流露出的反倒是毫无把握、畏敌避战的心态。水陆失利,数千兵勇捐躯异域、葬身大海,此人仍然如此不振!翁同龢又失望又愤怒。

但翁同龢是喜怒不轻易形于外的谦谦君子,心里不满,却要表现出对李鸿章的尊重和体谅,他趋前一步一边去扶李鸿章,一边说道:“中堂,太后、皇上的话问完了,该我给中堂行礼了。”

“叔平,话问完了,可你还是钦差,哪里说得着给我行礼。”李鸿章拉住他的手,而后做了个请的手势,“叔平,到后堂说话。”

大堂威严,是公事公办的地方;后堂随意,可以放开闲谈。戈什哈在前面带路,把翁同龢带到西花厅,那里水果、茶水、水烟都已备齐。

“叔平,升升冠吧,随意些。”李鸿章说完,又对门外喊,“给翁师傅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