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宫疑案

第十一讲 清朝国号由来

字体:16+-

在清朝的开国史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清宫接连有三件大事发生,构成了一幅历史奇观图卷。这三件大事是:其一,天聪九年即崇祯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极发布汗谕,改族名“诸申”为“满洲”;其二,天聪九年(1635 年)八月,林丹汗遗孀苏泰福晋献上元朝忽必烈的传国玉玺;其三,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这三件大事,如行云流水,在半年之内一气呵成,似乎是天助人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族名满洲

清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极发布关于改族名的《汗谕》: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清太宗实录》卷二五)人们读了上述谕旨,难解之处在于:“诸申”即“女真”,都是满语jūsen 的汉文音译,皇太极何以认为它与金国无涉,而将“诸申”说成是“席北超墨尔根之裔”? 如果把这件《汗谕》,同翌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相联系,似不难理解。

因为天聪十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改的是国号,而天聪九年(1635 年)十月十三日,改的是族名,“国号”与“族名”,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但是,皇太极的这道命令留下以下历史疑问:第一,“满洲”一词是怎么来的?所谓“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改族名为“满洲”,怎么找不到文献依据呢?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虽出现“满洲”,但都是天聪后纂修并定稿的。而当时皇太极也没有说明改族名“满洲”的原因,致使后来人不断揣测。例如:佛名说。乾隆朝敕修《钦定满洲源流考》说:满洲人奉佛,佛号“曼珠师利”的“曼珠”谐音为“满洲”。佛教,东汉才开始传到中国,传到建州地区应当更晚,远远不到“统绪绵远,相传奕世”的历史。此说不足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