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之洞被朝廷外放四川任学政,马上离开北京,前往成都。张之洞少年受业胡林翼,诗文做得很好,有“神童”之称。担任四川学政以后,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一心想振兴四川教育。此时,左副都御史薛焕从北京辞官回家,与四川士绅一起创办一所书院,得到了四川总督吴棠的支持。薛焕的行动,自然得到张之洞的认可。
薛焕,字觐唐,四川宜宾人。住赵场镇薛家桥,举人出身,历任江苏金山县令、苏州知府、江苏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以后,他逃到上海,曾国藩并不喜欢薛焕,处处打压,薛焕没有办法,改投李鸿章。他的长女、次女分别嫁给李瀚章的儿子李经畲、李经楚。不久,薛焕奉调进京,担任工部侍郎。
吴棠任命薛焕为书院首任山长,筹建尊经书院。吴棠总督四川期间,其仆人向属员索取馈赠,被云贵总督刘岳昭告发。朝廷调吴棠去贵州平苗,薛焕的日子又不好过了,干脆辞去山长职务,让张之洞兼任。张之洞年轻,想在教育方面有点作为,便欣然同意。
自清以降,蜀学不振,西蜀没有出过一位文学大家,连考取进士的都极少。四川有一百八十三个县,科举人数不及苏州府,这与当时四川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张之洞是两榜进士出身,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在成都南校场石犀寺附近扩建尊经书院。他将书院的办学章程、办学宗旨拟好,按照岳麓书院的模式由官府主办,从四川各县选拔有秀才资格的人才前来入学,书院费用由四川总督衙门提供。
新任四川总督丁宝桢接到张之洞请求扩建书院的札子,马上同意。消息一出,四川学子奔走相告。可是在规划尊经书院时,有一栋破旧民房在书院扩建范围之内,如果居民不搬出去的话,会影响书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