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画说中国·大清王朝(看得见的中国历史)

乾隆帝的统治

字体:16+-

宽严相济的统治政策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十三日,雍正帝病逝养心殿,其子弘历继位,改次年为乾隆元年。乾隆帝即位之始就面临着雍正帝严正统治十三年产生的副作用,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

乾隆皇帝戎装大阅图

乾隆即位后,相继下令核实垦田升科,停止清丈土地,停废契纸契银法,停止营田水利和井田,停捐纳等,对雍正时不切实际、产生弊端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乾隆没有全盘否定雍正的政策,其性质始终不超出纠偏补过的范围。雍正许多重要而正确的制度,如秘建皇储、地丁合一、火耗归公、养廉银、奏折、军机处等制度,乾隆均原封不动地继承。

乾隆经过这一番宽缓措施,使以往那种紧张、恐惧的政治气氛为之一新,为实行自己的施政方针铺平了道路。

乾隆在成功地改变了雍正某些政策措施,消除其产生的积弊的时候,同时提出“中道政治”和“宽严相济”的施政方针,并为自己的政策转变制造根据,进行舆论宣传。乾隆一上台就宣称:“治天下之道,贵得乎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宽严并济之道也”。在他统治6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作因时制宜、相辅相成的两个车轮,“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就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

按乾隆自己的解释,“宽”就是要爱民,“与民休息”,去民之累,去民之扰。他一再告诫臣下,要把宽大与废弛区别开来。“严”就是要对异端邪说、大逆不道、贪官污吏、恶棍奸民绳之以法,如果对这类人宽大,就会造成政治混乱和生民不幸。他祖父康熙的特点是“宽”,但是,到了晚年“宽”流于废弛;其父雍正不得不济之以“严”,而他自己却要做到“宽”“严”并济,“惩劝兼施”。他经常告诫大臣们,不要误解自己的宽大,“相率而趋于纵弛”则“有不得不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