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医王叔和曾编辑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并集中了秦汉以来医家切脉的经验,于公元266年至公元282年间写成一部《脉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记载的诊脉方法,主要是“三部九侯”遍身诊法和“人迎寸口”法。《难经》论脉诊较《内经》有所发展,推崇诊脉“独取寸口”,并把寸口脉划分为寸脉和尺脉二部,以分别诊察阳分、浅表病症和阴分、内里病症。由于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简便易行,因而逐渐代替了《内经》的脉法而为临床医家所采用。《难经》之后,有不少医家对脉学深有研究,并撰有一些专门著述,可惜均已失传。西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摘录《内经》《难经》《脉法》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关于脉学的著述,结合自己的临证诊脉经验,编撰了《脉经》一书。
王叔和,名熙,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前半期,曾任三国魏太医令。他除撰《脉经》一书外,还对当时已经散乱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使之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撰《脉经》共十卷,九十八篇。
《脉经》首次把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的形象、指下感觉等作了具体的描述,并指出了一些相似脉象的区别,分八组进行了排列比较,初步肯定了左手寸部脉主心与小肠、关部脉主肝与胆,右手寸部脉主脉与大肠、关部脉主脾与胃,两手尺部主肾与**等寸关尺三部的定位诊断。更可贵的是《脉经》并非单纯根据脉象机械地诊断疾病,而是将脉象同其他临床表现及具体病种结合起来,灵活地用于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因而同一种脉象,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则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医生必须脉症合参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对正确评估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而防止对脉诊的神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