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画说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看得见的中国历史)

书圣王羲之父子

字体:16+-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晋司徒王导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一生喜好游山玩水和结交朋友。相传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开始通读前人笔论。他的主要贡献也集中表现在书法的成就上,与其子献之并称“二王”。他先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后博采众长,书精诸体,尤其擅长楷书和行草书,风格妍美流畅,一改汉魏以来质朴书风,把书法推向全新的境界,创出逸美的新体,人称其字“矫若飞龙,翩若惊鸿”,集前人之大成,开一代新风,为中国书坛之冠,故后人誉其为“书圣”。

“书圣”少时沉默寡言,不拘一格,也没什么特异的天才。早期的书法,与其朋辈相较,不但无杰出之处,且还略逊一筹。但是,他那刻苦学书、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是朋辈们无人可以企及的。

相传王羲之学书十分刻苦。他学习、吃饭、走路,无时无刻不在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以及笔法,边想就用手在身上划,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羲之学书往往全神贯注,以至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正在埋头练字,饭也顾不上吃。家人把饭给他送到书房,他不假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就吃了起来,还说好香好香。当家人发现时,他已弄得满嘴墨黑,自己还不知道呢。

羲之经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一长,池水尽黑,故称“墨池”。现浙江的永嘉西谷山、绍兴兰亭、江西的临川新城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作王羲之“墨池”的名胜。这“墨池”传说的可靠性姑且不论,右军学书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那是确真无疑的。

王羲之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数十年之功,终于“暮年方妙”,达到了超逸绝伦的书法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