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灭:晚清洋务运动兴衰记

6.搬到热河的半个朝廷

字体:16+-

西方列强的野心得到满足之后,英法联军分批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60年那个干冷的初冬宣告结束。然而人散曲未终,它的尾声是清朝廷内部孕育着的一幕血腥的政变。

恭亲王奕訢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的办事机构由城外迁入北京城内,持续几个月的战乱平息下来,逃难的百姓们纷纷返回家门,为避战火关门停业的买卖家也相继开业纳客,那些四散避祸的官员们,一个个重新回到各自衙门办公。在留守的恭亲王的竭力维持下,北京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局面初定,但整个事变过程给恭亲王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区区数千名英法联军就将清朝的精锐部队打得溃不成军,而且**,攻陷京城,火烧圆明园,让大清国蒙羞?莫非外夷确实比清朝强大,他们手中的枪炮就那么厉害?难道大清王朝真的是外强中干,已然是明日黄花?拂去种种疑虑和茫然,他认清了一点:大清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故步自封和闭关锁国的结果,只不过是自己蒙着自己的眼睛,妄自充天下老大的癫狂者。

在签订《中法北京条约》那天,法国特使葛罗曾赠送他一枚特殊的钱币,上面印有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尼皇后的签名照片,然后这位外交官还对他的士兵抢劫圆明园事件表示道歉。当然,恭亲王有理由把葛罗的礼物和道歉当做虚情假意。然而,《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果然没有食言,开始从京城撤军。这不得不让恭亲王产生一种新的认识,那些被描画成野蛮无知的外夷,倒是讲究一点点诚信的。

不管怎么说,帝国的大门不能再封闭了,大清国应该学“夷技之长”富国强民。虽然恭亲王有想法、有思路、有创新意识,偏偏他说了不算。说话管事的是他哥哥咸丰皇帝。此刻,咸丰皇帝还在热河的避暑山庄。恭亲王率领驻京诸大臣奏请皇上启骅回辇,驾临紫禁城主掌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