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灭:晚清洋务运动兴衰记

第三章 千古变局

字体:16+-

1、书生呐喊无人应

暂且把历史的播放器暂停,定格在1861年,然后往后掬,回溯到二十年前——1841年的仲夏,在那个海热的夏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发生了一桩鲜为人知却绝不可忽略的事件。这桩事件牵扯到两个重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一次纯属私密性的会晤。

道光二十八年六月里的一天,蒙蒙细雨笼罩着镇江。因广州禁烟而被流放伊犁的林则徐,几经辗转,踏上这片江南的土地,他的心情比**雨更加沉郁和惆怅,本来抱有一腔忠君报国的胸襟,秉承道光的圣旨赴广州禁烟。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朝廷上下把全部的罪责都推卸到他的头上,道光皇帝翻脸无情地贬他流放遥远的新疆。什么雄心壮志,什么仕途前程,对于林则徐来说,皆已灰飞烟灭了。

这次,他在流放途中绕道镇江,特意为面见一个人,将一包重要的东西托付给那人,让其完成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做过的大事。

在钦差大臣裕谦手下参赞浙江军务的魏源,当然没料到林大人自千里之外来找寻他。十年前,魏源与林则徐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相识,那时他在两江总督陶潢手下当幕僚,林则徐任江苏巡抚。魏源钦服林则徐上为朝廷、下为黎民的赤胆忠心,认定他是位铁骨铮铮的忠臣;林则徐也深知魏源是个学识渊博、抱负奇异的士子。后来林则徐亲赴广州,高擎禁烟大旗。魏源被派往裕谦帐下,参赞军务。虽相隔遥远,仍心心向往。

鸦片战争爆发时,魏源随裕谦亲临镇海御敌前线,亲眼目睹洋人坚船利炮的强悍,大清王师八旗子弟、绿营兵的虚弱无能,道光皇帝忽战忽和的摇摆不定以及朝廷内部掌权者的无知误国,令他沉痛地感觉到,泱泱大国上下都是聋子、瞎子,竟无人深谙夷务。大清皇帝竟不知入侵者属于哪个国家,地处何方?叫人家堵着门揍了一通,还不明白“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到底要什么?当然,更不明白“我们”为何打不过人家。其后,魏源听说林则徐蒙冤被革职查办,他气愤不过,公然发出自己的声音,写诗为林则徐鸣冤叫屈。知识分子以诗明志,以诗呼喊,一个无职无权的知识分子,除此之外他还能为林则徐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