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灭:晚清洋务运动兴衰记

7.同文馆掀风波

字体:16+-

当权者统治的秘诀之一,就是不能眼瞧着手底下的人团结一心。下边的人没矛盾,热乎得跟一个人一样,那么可能会威胁到你头上;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下边的人分成生死相争的两派,今儿你捣我一拳,明儿我踹你一脚,打得头破血流,那么他们全盼着依附你、求助你,获取你的支持,这样,主子才当得稳当、当得熨帖。

慈禧深谙此道,满朝文武不闹派性,相互不争斗,准会有人挑头觊觎皇权。当恭亲王为主的改革派统治朝政,眼见做大的时候,她忧虑忡忡。蔡寿祺参劾案陡起,说不定是她的精心策划带煽惑。保守派冲了出来,她不但公开支持,而且猛掺沙子、挖墙脚,把保守派大将李鸿藻弄进军机处,打破恭亲王铁板一块的军机处。保守派逐渐强势起来,同改革派形成抗衡,这全都为慈禧喜闻乐见的局面。

偻仁在罢黜恭亲王的过程中,表现抢眼,深得慈禧的欢心和重用。我们不妨先说说这个人。

偻仁是蒙古正红旗人,出身自驻防河南的八旗下级军官或普通士兵家庭,家境平平,属于典型的“凤凰男"。他刻苦攻读,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25岁那年(道光九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偻仁离开驻防地河南开封,踏进繁华的政治中心北京,开始走上他的步入青云之路。

初到京师,偻仁的社交圈子仅限于河南同乡的士子们。大家经常聚一块儿“会课”,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天将自己的言行思想做“日录”,相互批阅,面对面地指出得失。偻仁注重心性修养,自我反省,迁善改过,切磋学问。十年左右的会课,他学问精深,后来终成一代理学大师。

刚开始,偻仁的仕途不怎么顺。咸丰即位之初,下诏纳言。时任大理寺卿的偻仁,自恃满腹经纶,上了一道《应诏陈言疏》,大谈君王用人之道,以儒家的君子人才,培养皇上的圣德,便可达到“天下治”的政治理想。理论虽动听,但根本不怎么实用,咸丰皇帝听得不顺耳,便以空对空,虚假地褒奖一番,然后将偻仁打发出京城,远戍新疆叶尔羌。大半年后才回来。六年后,被咸丰弄到盛京奉天当了一阵子盛京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