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位于广州城外,坐落在珠江河口,住的差不多都是外国人。里面有十三栋建筑,由几个中国商人所建,后来租给商人做办公处和厂房。这些建筑都是两层高,用当地的石和砖建造,对于外国人来说,既宽敞,空气又流通。每栋行里都有商店、货舱和供家眷居住的地方。有些更有图书馆、弹子房和挂着巨大吊灯的餐厅。它们还有很大的阳台,可以享受夏日的凉风,大部分外国人都雇有中国用人、厨子和女仆。膳食都是欧洲式的,有鱼、糕饼、火腿、家禽、葡萄酒和面包。穿戴整齐、面貌庄严的中国侍应,静默无声地站在椅子后,服侍主人进餐。行内通用的语言是英语。由1810年至1820年间,英属东印度公司派了二十个年轻人到行内来学习中文,他们把很多中国书籍翻译成英文,包括《大清律例》,好使他们更容易跟中国政府打交道。他们甚至获得批准,可以用中文呈交公文给清政府……
“在1839年,有超过三百名外国人住在十三行,大部分是英国人,还有三十多名美国人,此外是德国人、荷兰人、法国人、丹麦人及其他国籍的人各数名。十三行是最大一条街,整个区域被三条横街分成四个区。第一区有荷兰行、希腊行和新英行。他们称自己为东印度公司。第二区是杂家行,因为有很多不同国籍的商人住在一起,包括旧英行、瑞典行、奥地利行、美国行等。在这两区之间,有一条叫做’猪巷’的小巷。第三区包括明华行(多由葡萄牙人占用)、法国行和西班牙行等。第二区和第三区之间是由旧中华街所分隔。最后一区是属于丹麦行,由新中华街所分隔。丹麦行里有一家咖啡店。在这些街道两旁,布满了中国人经营的小商店,卖食物、衣服、水果、蔬菜、肉类等。另外还有些店卖的东西比较昂贵,譬如象牙雕刻,珍珠项链,黄金、白银的戒指、手镯,丝绸及各种各样的景泰蓝器具和字画。外国人在这里买每一件物品,都要售货员在票据上盖上红印才生效,否则当他们带着这些物品离开广州时,可能会给海关充公。此外,还有两间旅馆,住一晚才收一块钱。有一间餐厅、一间有钟楼的教堂、一间图书馆、一间负责一星期出版报纸两次的印刷店。还有一间医院在猪巷七号,由美国来的伯驾医生主理,负责诊治外国人,间或接收中国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