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孕育着两派政治力量:一派为“立宪派”,又称“改良派”,主张在保留皇帝的前提下实行议会政治;另一派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用武力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主权在民的共和制国家。
1894年,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发起成立了革命组织,全国各地一批批革命团体秘密成立。在孙中山的倡议和领导下,1905年主要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此后,革命派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屡遭清政府的镇压而失败,但它在中国民众中间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很不情愿地推行新政,立宪派得势,遂在各省建立省议会或咨议局,推行君主立宪优于君主制的政治理想。立宪派的骨干都成了各省咨议局的头头儿,他们极为不满清朝当局许愿不还愿,迟迟不开国会的拖延作风,连续搞了三次大请愿:1910年1月,江苏咨议局带头,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共十四省咨议局积极响应。选出请愿国会代表团三十三人,向都察院递交了请愿书,得到的仅仅是敷衍;同年6月,有十个团体同时给都察院递交请愿书,清朝当局仍不予理睬;10月,立宪派第三次向资政院和摄政王载洋上书,强烈要求速速召开国会,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十八个省的总督、巡抚、将军、都统都表示支持。朝野相呼应,声势逐浪高。
摄政王载津为形势所逼,曲意逢迎成立了中央“资政院”,两百多名议员里,一半由他“钦派”,一半由各省咨议局互选。半官派半民选的资政院不过装装样子,吵吵闹闹成不了大事。1911年,他鼓捣出个“内阁”,同样新瓶装假酒,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和徐世昌为协理大臣,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满人贵族占绝大多数。整个一个“贵族内阁”,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一片质疑声,国民更是骂声连连。有人讥讽道,“名为内阁,实为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清王朝犹如坐在一只火药桶上,一点火星子,就会引起爆炸。何况,点燃火药桶的并非火星子,而是货真价实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