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色皇帝的混乱年头
十年后。
1840年的战争烟云已消散得一干二净,那个奇耻大辱被时间磨砂得模模糊糊。大清国依然是大清国,依旧悠然自得地混日子。
1850年3月9日清晨,一位不满19岁的少年黄袍加身,被簇拥着登上太和殿的皇帝御座。朝臣百官拜伏在他的面前,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少年皇帝奕詝……面容清俊,看上去有些羸弱。在隆重的登基大典上,他目光迷离,四处逡巡。好不容易从群臣当中发现了他的师傅杜受田,顿时感觉有了依靠和自信,心里踏实了许多。奕詝从4岁起就跟随这位上书房的师傅学习孔孟之道,学习治国安邦之术,在足智多谋的杜师傅的导航下,亦步亦趋地靠近皇帝的宝座。倘若没有杜受田的点拨,他很可能就不是现在的咸丰皇帝,顶多封个贝勒、亲王什么的,吃喝玩乐,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咸丰把目光从杜受田身上移开,落到一位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恭亲王奕訢,他的六弟——身上。一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他知道这位六弟精明强干,处处比他强,深受皇阿玛道光帝的喜爱,曾几何时道光想把大位传给奕訢。多亏杜师傅巧施妙计,化险为夷,才让金灿灿的皇冠没有旁落。
咸丰定了定神,他明白自己已经是大清国的主宰,有杜受田等能臣良将的辅佐,护佑爱新觉罗家族的社稷江山固若金汤,一辈辈传下去。
道光皇帝那些嫔妃们为他先后生了九个皇子,前三个皇子不幸夭折,奕詝是老四,奕訢是老六。皇五子奕誴自小就**不羁,嗜酒如命,常常喝醉了,摇着大蒲扇,西仰八叉地躺在什刹海乘凉,简直像个市井俗民,不成大器。其他的小七、小八、小九都太年幼,不堪承担祖宗大业。自然,奕詝和奕訢成了继成大统的竞争对手。道光爷在立储的问题上,举棋不定的毛病又显露无遗。究竟淘汰哪个立哪个,道光一直在犹豫、彷徨。讲老实话,他更喜欢老六一些,奕訢比他的四哥更出息:天资颖异、才气不凡、明慧冠人,而且文武双全,曾首创枪法“二十八式”和刀法“十八式”,深得道光赏识,亲赐奕訢一柄金桃皮鞘白虹刀。相形见细的奕詝也不是没优点,他持重贤惠,说白了就是老实巴交很听话,性格上有点随道光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