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现代信用货币的创造和消亡,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发生在2013年6月的国内银行间“钱荒”事件了。“钱荒”这个词其实是媒体发明的,从事件本身来看,这个词既不专业也不准确,不过既然已经用开了,我们就姑且用之。它主要是指2013年6月6日、7日、8日隔夜质押式回购[10]利率分别为6.15%、8.68%和9.81%,较上个月分别上升1.62%、4.15%和5.28%;同月20日达到11.74%。利率突然间上涨了那么多,确实是因为市场缺“钱”,故而媒体称为“钱荒”。
对此,各路专家也给出了不少解释。比如,有的认为是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以及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增加造成的;还有的认为是部分银行要补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原因造成的。应该说这些因素确实会导致“钱”少,进而引起利率上升。但是,这些因素几乎每年都会有,为什么唯独在2013年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反应?
我们不妨从信贷数据中找找原因。2013年前5个月,M2月均增速达到15.7%,进入6月后,仅上旬新增人民币贷款就近1万亿元。还有一个重要背景,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关于影子银行的问题会在后面章节中详细介绍),具有“类贷款”性质的融资业务迅速膨胀。而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时期的金融市场,不是“钱”少了,恰恰是“钱”多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现象呢?
了解了上面章节关于基础货币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就很好解释了。多的“钱”是银行发放的贷款,根据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对应多起来的还有银行存款,所以可以看到M2的快速增长。银行存款增加的同时是要增加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的,这就导致了市场中可供拆借的基础货币减少了。所以在这里,此“钱”非彼“钱”,多的是银行存贷款,“荒”的是基础货币,信贷投放上的“钱”过多,导致了基础货币的“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