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娅和新同事相约一起逛街,到了商场以后,晓娅发现同事花钱特别爽快,虽然拿着和自己一样的工资,但买的化妆品都是大品牌的,衣服也都是四位数的,这让晓娅感觉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去看一两百块钱的打折衣服。新同事比晓娅小两岁,晓娅觉得如果今天什么都不买,或者买点便宜的东西,多少会显得有些寒酸。
就这样,晓娅一狠心,花了半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一件大衣。回到家以后,晓娅就有些后悔了,那个同事是单身,而自己去年刚结了婚,家里每个月都要还贷款,现在一下子花掉了半个月的工资,这着实让晓娅感觉有些心疼,更引发了焦虑。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身边的人购买了某种商品,惹得周围人羡慕时,你也会跟着购买这种商品。经济学中认为,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不自觉地和其他消费者比较,以认定自己的所属。这个时候,其他消费者对于这个消费者的影响,被称为“示范效应”。
就像上文中的晓娅,看到与自己收入差不多的同事给自己买东西那么爽快,消费心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就开始效仿对方的行为。由此不难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收入与自己相近的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这些人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在看到他们因收入水平或消费习惯的变化而购买高档消费品时,哪怕自己的收入没有变化,也可能会效仿他人扩大自己的消费开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也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跟其他消费者相比较,其消费支出会受到周围其他某些消费者的影响,即他认为自己属于的那一类人。一个年轻的女孩可能会和她的朋友或同事穿同类型的衣服,做同款的头发,但绝对不会跟她的妈妈穿同类的衣服。由此可见,消费者包含许多群体,有许多消费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算在一定的群体内,其消费就会朝着这个群体内的其他人看齐。